作为传统乐器,二胡想必大家并不陌生。今天我们认识的,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专注,把二胡制作这门技艺做到了极致。
蒙皮,是制作二胡最为关键的一步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音色好坏。老话说:二胡虽神奇,全凭一张皮。至今,的木材仍需要经验最丰富的俞老爷子亲自动手蒙皮。
俞寿根说,蒙皮的好坏关系到一把琴的寿命和拉出来的声音,操纵的时候要听声音,弹上去里面要有铛铛铛的金属声,要硬邦邦的感觉。
1982年,做了大半辈子农民的俞寿根,转行学习手艺,凭着从小对木工的兴趣,他开始研习制作微型乐器。
俞寿根回忆,自己用做出来的东西哪怕是一百个也是一模一样的,而厂里其他的老师傅做出来的总是会大大小小不一致,所以大家都说老俞做的东西很服帖,很看重他。
碰巧这时,制作二胡琴弓的师傅空缺,老俞因为之前出色的表现,得到了这次宝贵的考验—快速学会制作一把像样的弓。
俞寿根解释说,制作二胡琴弓相当复杂相当难的,竹子要摆在炉子上熏到笔直,按在地上要有弹性,没有弹性弓就没有用。当时他一边做一边动脑筋,三天就把成品做出来了。
厂里干不完的活,老俞会带回家接着干。耳濡目染间,儿子俞惠芳也从14岁那年起,学上了木工手艺,在给父亲打下手的功夫里,慢慢也学会了制作二胡。1987年,俞惠芳把做木工攒下的3000元,全部用于创业,开始全身心投入二胡制作。父子俩齐上阵,二胡加工的订单越来越多。也是在那一年,孙子俞晓伟出生了。
俞惠芳回忆,那时候很辛苦,白天要办事,晚上要开夜工,甚至要通宵。订单多了,四个人的劳动能力根本不够用,所以要在机器上下功夫,用机器替代人工。
但二胡制作是个小众行当,市面上没有现成的机器。俞惠芳就自己设计,找工厂定制机器。最开始的机器仍然需要人工投料,可即便是半自动化,效率也大大提高了。多年的经营,父子俩用专注和细致做出了口碑,1996年,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品牌——灵岩,主要制作中低端学习用琴。这类琴用机械生产,不仅效率高,精度也更好。到了2008年,俞惠芳终于实现了梦想的全自动机械化生产。
俞惠芳说,2000年的时候厂里面最多要招30多个工人,一个月只能完成2000把左右的生产量。改用全自动生产后,可以每月做到八千到一万把,但人工只要一半。
省吃俭用的两代人,把做二胡积攒下的积蓄,送孙子俞晓伟去加拿大留学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2013年大学毕业后,俞晓伟毅然选择回到苏州,接手父亲和爷爷钟爱的二胡制作事业。
俞晓伟认为,爷爷和父亲主要发展中低档的二胡,利润空间很小。爷爷和爸爸没日没夜地干才能把他送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,他想把高档二胡做起来,把民族乐器推广到世界各地。
为了这个梦想,俞晓伟凭借年轻人的那股子不服输的拼劲和闯劲,开始发展电子商务,拓展海外市场。到现在为止,已经有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日本等好几个国家都在他们工厂直接拿货,这些都是他回国之后发展的新客户。
木料做成板材,再切割成制作二胡琴桶的木片,然后放进仓库自然风干,晾满三年。这样处理的木片声音脆,而且时间越久材料越好。
选材、挑料、装配、造型、蒙皮,父子俩正手把手地,把毕生的心血一点点传授给俞晓伟。三代人传承的不仅是对音色、细节的极致追求,更是对传统手工艺的敬畏与坚守。